第43屆服務隊衛生教育組–線西國小

一、 動機與目的

公共衛生教育營主要是教導學童正確的衛生教育知識,以及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希望能更重視自己的健康!藉由不同的教案主題,並透過上課互動及遊戲闖關的方式,達到讓學童快速吸收課程內容,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影響到身邊的家人、朋友、同學等等,讓整個社會共同擁有健康的生活。

衛教組於民國104年7 月1號至7 月3號,到彰化縣線西國小舉辦為期三天的衛生教育營,透過學校的配合及幫忙,並融合當地的文化及需求,設計活動及教案以傳達公共衛生的目標。在這個全縣最貧困的鄉鎮,不但有肥胖的問題,以及菸酒檳榔的危害。希望營隊能讓學童對生活周遭的健康議題及環境議題有感,並能夠獨立思考,試著解決問題。此次衛生教育營為服務對以來第一次招收超過 100名學童,也希望能讓衛教組的所有組員學習如何服務他人,培養負責、團隊合作的態度,並且擁有傳遞正確觀念給予他人以及臨場應變的能力,以增加自己的視野及人生經驗。


二、線西國小介紹

線西國民小學創建於民國前 3年4 月1日,迄今已有 100年光輝的歷史,曾經為地方、為國家培植了許多的人才。百年來,幾經變更校名,也更易了多位校長。全校學生約 661人,共有 26班。

學校願景秉持著「多元化、個別化及適性化」的小班教學精神及終身學習理念,以「健康」、「活潑」「勤學」、「創新」、「惜福」為願景,希望培養線西兒童成為『愛家、愛鄉』的線西文化人。此外,因當地孩童有過高肥胖的比例,以及家中長輩多有菸酒習慣,所以在設計教案中會特別關注以及著重這些問題。


三、活動成果評估(以 前後測問卷 評估本次衛生教育營,帶給當地學童的總效益為何?)

低年級前後測問卷結果分析表

低年級一共59人,前測問卷回收45份,後測問卷回收48份。
大主題小主題前測答對率(%)後測答對率(%)T值P-VALUE
成癮物質菸酒檳榔、科技成癮 57 69-3.33230.0012(**)
環境衛生與傳染病水汙染、空氣汙染與戴奧辛39 49 -1.68520.0954
禽流感與登革熱 34
44 -1.49210.1393
人際關係與心理衛生同儕關係
79 84 -1.1225 0.2647
親子關係
84820.27830.7814
霸凌 82810.21142 0.8330
性騷擾 8389-1.5281 0.1301
個人衛生飲食 7380 -1.8267 0.0712
視力 76 87 -1.9442 0.0555
口腔 6171-1.8534 0.0675
感冒 6777-2.3789 0.0198(**)
傷口處理 7774 0.80039 0.4256
t-test. (**): p-value<0.05

如上表所示,大多數主題前後測答對率皆在 70%以上,且前後測差異未達統計顯著,僅「菸酒檳榔、科技成癮」、「感冒」兩小主題前後測差異達統計顯著,但這兩個小主題答對率明顯低於其他。低年級問卷題目整體而言中間偏易。

「親子關係」、「霸凌」、「傷口處理」三個小主題雖然後測答對率高於前測,但所差甚少。事後了解,學校行政單位對這幾個項目皆有加強宣導,學童背景知識可能已達到教案程度,前後測的差異來自作答的用心程度。

「水汙染、空氣汙染與戴奧辛」、「禽流感與登革熱」由於題目敘述過於冗長繁複,其中甚至有一題的題目加上選項居然就將近 150字,嚴重造成學童閱讀上的困難與耐心上的考驗,導致前後測答對率皆少於 60%,且前後測差異未達統計顯著。

 

(二)高年級

高年級前後測問卷結果分析表

高年級一共有45人,前測問卷回收43份,後測問卷回收45份。
大主題 小主題前測答對率(%) 後測答對率(%) T值P-VALUE
成癮物質
科技成癮
32.4956.89-3.68 0.0002(**)
菸酒檳榔
69.77 55.561.89 0.0309(**)
環境衛生與傳染病水汙染、空氣汙染與戴奧辛 39.4456.38-2.980.0019(**)
禽流感與登革熱 34.88 57.77-2.75 0.0036(**)
人際關係與心理衛生性別平等
86.5181.77 0.97 0.1659
性騷擾
81.3983.00 -0.34 0.3652
情緒處理 88.8483.22 1.25 0.1076
同儕相處 74.4275.56-0.19 0.4224
多元性別
84.1983.11 0.21 0.4180
個人衛生口腔衛生 37.2146.67-1.48 0.070
飲食習慣
86.2885.11 0.310.3783
視力保健
61.9376.98-0.18 0.0397(**)
均衡食物 90.23 92.67-0.730.2328
t-test. (**): p-value<0.05

如上表所示,「科技成癮」、「水汙染、空氣汙染與戴奧辛」、「登革熱與禽流感」、「口腔衛生」這四個小主題,前測的正確率都在 40%以下;即便部分小主題前後測差異達統計顯著,後測正確率皆仍未超過 60%。隊輔反映題目中有艱澀專有名詞未包含在課程當中,如「水體自淨能力」、「暴露途徑」、「PM2.5」等,造成前測時學童理解上的困難。前後測的差異可能只是對於文字的熟悉度所造成理解完整與否,也就是說,假使當初前測學員其實具備一定的公共衛生觀念,但是卻無法以自身現有的口語程度表達出來,例如 PM2.5、戴奧辛、暴露或是愛滋病的意思,而在上完教案後,學員可能只是補齊他們原有知識的語言表達部分,並未學到更多的東西,所以,顯著差異可能只是釐清學員對汙染、疾病的專有名詞所帶來的結果。


四、自我檢討 與 未來改進之建議與方向

  1. 問卷設計

(1) 需要有修過研究法的同學進行審查,以便進行之後的編碼,另外,關於學員是否明確的瞭解單選或複選的差異,是否可在最前頁加上如正式考試那樣的範例題,告訴學員正確的作答方式。另外,是否需要將回收問卷進行配對分析,將由組長自行決定,當然也有不配對的分析方式,若要進行配對,就要在前後測時標註姓名。

(2) 關於問卷題目與上課內容有所出入,是否由課程規畫者出題,還是由組長出題,需在一開始討論清楚,雖然課程規畫者能最清楚知道最後希望學員得到怎樣的知識,但是,因為教案會在學期中一再修正,課程規劃者是否能夠及時與組長、甚至是做相關研究的教授討論,就成為時間管控的重要問題。

(3) 當教案完整驗過後,請讓別組組員做自己的前後測題目,偵錯與衡量難易度。
(4) 盡量縮短題目長度減少作答時間,建議多出是非題
(5) 切勿有設陷阱得出題心態,前後測只為了解衛教介入效果,而非閱讀能力。
(6) 前後測問卷分袋裝,避免大意弄混。
(7) 多印十份,預備給小朋友弄濕弄破。
(8) 小朋友普遍答錯就是題目出得不好。
2. 衛教組成效評估方式需改變
(1) 關於批改時注意到有抄襲的現象,同組間相鄰的問卷答案相似度極高,或許學員都因為有基本的公共衛生意識而對某些題目有較高的正確率,但是,連錯誤的方式都相同,那便懷疑有抄襲的情形發生,而且不只出現在一組。之後隊輔需多注意。

(2) 關於成效評估的問題,至少我個人並不贊同問卷評估的方式,一方面是當一開始來到學校與學員剛接觸時,就要求學員填寫問卷,或許會造成學員的排斥而無法得到真實的數據(雖然與某幹部閒聊後,認為人類基於某種心理因素,通常不會將自己已知的答案硬是寫成錯誤的),而我們到底是如何認定學員學習的成效,若是由我上述那樣,若學員只是在課程中學習不熟悉的文字敘述,而將原先已知的知識轉換成我們的語言表達出來,那學員只不過是學會了一種普世的文字價值,而不是公共衛生的知識,那這樣還算是有顯著成效嗎?

(3) 最後,就是小樣本數的問題,這個概念並不是指人數不夠多,而是指我們到底想要看到什麼,當我們選出五題、十題作為是否有因為課程而學習到新知時,我們會遇到究竟那些問題才能成為學員是否吸收進知識的判斷依據、究竟學員們從營隊中學習到關於互助、尊重、友誼、相處等,這些無法量化的人際相處,對我而言卻是比整個公共衛生的知識更重要的東西是否應該被考慮進去?做為一個從民間募款的團隊,成果最直觀的表達方式就是有一個量化的過程,但是,若我們只是為了有個交代,是否違背了當初服務隊的初衷?雖然問卷評量若作為一個教案施行的評量,能夠適合不同屆的服務隊,因為即使每年更換地點,教案內容更動都能夠立即就題目調整問卷內容,但是,若作為一個長期的觀察,是否只針對在公共衛生意識的提升、是否只專注在做與公共衛生相關的主題就應該要做調整,更多的人文關懷是否應該被考量,就要自己拿捏。


五、單位回饋與建議

彰化縣線西國小訓育組長施金助

線西國小第一次有台灣大學的服務隊到校辦理暑期育樂營,讓線西國小的學生學習到公共衛生的知識,養成有水準的國民素質。 台大公衛服務隊充滿活力的開場,黃馭寰校長、楊愷堂家長會長親自到場,鼓勵服務隊的大學生們,也期許在校學生,能在暑期中獲得不同方式的學習機會,學習在公共環境的良好習慣,做一個有水準的好國民。

活動中,台大公衛服務隊從自己的保護到公共的環境,循序漸進的安排學習課程,讓學生了解到從自己開始注意,才能減少公共環境的傳染危機。課程中也規劃了校園議題反霸凌、人際關係學習、視力保健、口腔衛生…等。以及許多符合現今公共環境的主題,有防治登革熱、環境衛生、全球暖化…等。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及不同方法,了解到住在地球村的我們,都應該特別重視。

感謝台大公衛服務隊到偏海邊的學校服務,在資源不多的地方,願意投入教育的心力,讓學生能有更多學習的機會。在實行教學上,希望能減少 3C產品教學的頻率,其一學生正值成長時期,現今家庭 3C使用氾濫,教學上應有不同的執行方式並做出良好的示範;其二地方學校經費拮據,學生活動有許多開闊的場地應多加利用,減少冷氣、投影機電量使用量大的機器運作,充分運用在地資源,節省資源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