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屆服務隊社區健康組–寓埔村、下犁村、德興村以及線西鄉老人會

一、前言

社區健康組旨在了解當地社區、居民的健康狀況並盡力改善,透過衛教的介入搭配問卷訪問,來明白當地居民普遍的衛教知識與習慣,並進行衛教前後兩次施測來比較接受衛教介
入後的居民知識情況改變差異性。

今年,我們選定老老人防跌、用藥安全以及人代謝疾病三大主題做為衛教重點。 線西位於中台灣的彰化,當地的居民生活型態仍以傳統產業為主,大型醫療院所也僅有彰濱秀傳醫院及彰化基督教醫院鹿港分院,而線西村人口分佈以老人占大多數,因此我們選擇老人做為主要衛教對象,透過與當地衛生所的訪談了解到線西鄉老人可能擁有的健康問題,針對問題進行衛教介入。

老年人可能罹患骨質疏鬆、缺乏運動,導致跌倒的嚴重性與頻率較高,透過戲劇與防跌操的運動教學,傳達運動的重要性與跌倒的可預防性和嚴重性。另外,我們對中南部台灣地下電台賣藥行徑時有耳聞,而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對健康可能弊大於利,所以將用藥安全的衛教知識納入主題中。在與衛生所的訪談中發現,線西鄉的糖尿病及腎臟病盛行率不低,由於線西屬於沿海地區,居民飲食偏向重口味、重鹹,再加上台灣一直居高不下的洗腎率,老人代謝疾病所帶來的影響實在不可忽視,於是我們將糖尿病與腎臟病的衛教知識結合,做為老人代謝疾病的重點。

其實線西鄉是台灣口腔癌發生率排名前百的鄉鎮,但是口腔癌的病例多集中在中年人口,而線西鄉的中年人口白天多在工作,若要對他們進行衛教講座和家庭訪問,較不易採集樣本且易有偏差,所以社區健康組的目標對象歷年來多設定為老人或小孩,訪談與講座的易達性較高。


二、前置作業

我們分別在寒假和春假的時候去彰化場勘過兩次,第一次場勘先以開車的方式了解彰化和線西的交通,並和當時的代理鄉長進行訪談,他提供給我們許多線西當地的情況與困境,讓我們對線西有初步的認識,同時我們也拜訪了幾位村長和社區理事長,查看了幾個村的活動中心並尋找適合做為參訪的地點。

線西鄉衛生所的人員也告訴我們當地的醫療與疾病資訊給我們做為選定教案主題的參考;參訪彰濱秀傳醫院時聽取醫院員工為我們做的簡報,大致了解秀傳醫院對於線西的重要性,以及平時醫院和鄉民的互動。第二次場勘時社區健康組的衛教主題已經確定,我們以機車代步,深入各個村落的小徑,規劃之後出隊的騎車路線和確切行程,我們也進入每個村探查當地人口聚落情形來決定要將哪些村列為家庭訪問區域。

在選定主題之後,組長將組員進行分組,每一組皆有一位組長,並安排各組討論教案內容,同時組長也開始依據教案劇本內容著手進行問卷設計;學期中,組內共有六次大型組聚。在第一次組聚即為整學期的組聚排定進度,每一次組聚進行教案驗收和修改,後三次組聚主要為驗收教案實作和問卷實際演練,並請指導老師陳雅美老師來為我們驗收劇本和問卷的修改。

由於老人防跌組的教案內容包含防跌操,因此在最後兩次組聚的時候有請該組成員教導所有組員,以便在出隊講座的時候可以幫助臺下的觀眾學習並適時示範,另外我們也藉最後兩次組聚排練了晚會的表演節目。海報、道具、問卷的製作、編碼和印製皆在出隊前完成並裝箱打包,並在出隊前再次聯絡當地的村長和理事長確認場地與時間。


三、工作內容

(一)問卷家訪

社區健康組共有12人,我們以兩人騎一台機車的方式分為 6組,每組在村內各自進行家庭訪問,在受訪者完成問卷時我們會給予小禮品以感謝當地居民的幫忙。家庭訪問所使用之問卷和講座問卷相同,但問卷家訪所得結果歸類於前測,僅在了解該地居民平均的衛教知識水準與習慣調查。

(二)社區健康講座

我們分別在線西鄉老人會以及寓埔村、下犁村和德興村的活動中心舉辦健康講座,以戲劇搭配有獎徵答的方式呈現三大主題的衛教知識,並在講座前後實施問卷,了解衛教介入前後的差異,在受訪者完成問卷時我們也給予小禮品以感謝他們的配合與參與。

(三)參訪秀傳醫院

彰濱秀傳醫院在彰化線西鄉曾經實施過論人計酬制度,然而此計畫在今年初決定結束,在論人計酬制度實施期間,線西鄉與秀傳醫院的關係密不可分,計畫結束之後,秀傳醫院依然在當地繼續提供衛教宣導,做為線西鄉的醫療命脈,參訪秀傳醫院並了解其和線西鄉的關係有助於我們對線西的認識,也藉著參訪的機會看看秀傳醫院的歷史與未來展望,還有其與線西鄉的淵源。


四、社區講座與調查成果

1.本次所有講座皆利用問卷評估衛教介入成果,而問卷主要分成三部分:用藥安全、老人防跌、代謝疾病

2.本次講座實行的地點有寓埔村、下犁村、德興村以及線西鄉老人會

3.寓埔村方面 : 講座回收的有效問卷共 33 份,我們將整份問卷所得的分數加總,全部答對問卷得到滿分者總分為 52 分,我們預期在講座之前的前測可以達到滿分的第 75 百分位數 (41.25 分),並預期講座的後測可以得到滿分的第 80 百分位數(41.6 分)。在前測部分,33 人中共有 28 人達標,達標率達 85%,後測部分則有 30 人達標,達標率達 91%,進步6%,可見整體寓埔村民的衛教知識本身就良好,而在講座之後也有吸收。三個部分個別分析前後測的差異,發現並無太大的不同。整體來說寓埔村民在用藥安全、老人防跌、代謝疾病方面的衛教知識很良好,問卷答對率高,故衛教介入能帶來的效果是十分有限的

4.下犁村方面 : 首先,分別將前、後測各項數值加總,取 41.25 為上下界(41.25 表示為全部答對的 75%之分數),在前測方面,一共有 7 人大於 41.25,表示在未進行講座衛教時,有七成的人就可以答 對 75%。 再者,後測我們希望可以達至少 80%的分數(41.6),一共有 8 人大於 41.6,顯見大家普遍皆提高分數,確實講座是有效果的(t test p-value<.05),然而樣本數僅 10 份,結果可能缺乏代表性,未來希望取得更好的成果,提高樣本數至少達 30 份。

5.德興村方面 : 在前測,一共有 10 人大於 41.25分,表示在未進行講座衛教時,總共 14 個個案數裡面有 10 個人(相當於將近 7 成)可以答對 75%;在後測,共有 12 人(將近 8 成 5)大於 41.6,由此可見幾乎大家都提高分數,表示可以推測經由我們的講座有讓目標族群吸收到我們想要傳遞的衛教的知識。儘管進一步去分析後確實有達到效果的顯著(t test p-value<.05),但考量到樣本數僅 14 份,未來希望能提高樣本數至少達 30 份以上,如此一來對於效果分析能達到更準確的估算和測量。

6.線西鄉老人會方面 : 講座回收的有效問卷共 29 份。在前測,平均分僅41.10分;在後測,平均分卻大幅增加至44分,利用檢定分析也證實講座效果顯著,三個方面的議題也都能看出有不錯的效果與變化。整體而言,老人會的講座衛教是有效的


五、結論

針對每個村進行數據分析後,發現此次衛教介入不管在寓埔村、下犁村、德興村甚至是老人會,都有達到目標在健康知識有成長、進步的跡象,然則以結果來看,普遍寓埔村和老
人會對於自我的健康意識就很好,以至於測驗結果都相當的好,但是依舊有樣本數不足的現象出現,因此希望未來能夠與村長聯繫上在密切一點,讓我們的講座能夠吸引更多的人來參加,不但可以讓一個地區衛教研究更顯著,也能夠將健康識能傳播效益最大化,使我們有更充足的準備。

另外在早先進行場勘時,有詢問彰化線西當地的衛生局,當時人員表示當地的腎病盛行率相當高,但是經過我們此次的家訪發現當地居民似乎沒有相當高的腎病盛行率,反而與預期如出一轍的糖尿病盛行率比較高,這點是我們發現有不一樣的地方,至於此次我們進行家訪,對線西的鄉村也有了些許的瞭解,也和三個村的居民有所初步接觸和認識,並且期許下一次服務隊能夠在回來進此地進行相關研究調查,希望不僅僅是研究數據有所成果,與當地居民的相處、陪伴甚至是質性的研究都是我們公共衛生相當重要的領域,當然在這次家訪發現在行動設計上可以依照當地居民的作息做點改變,好讓我們能收集到更多的樣本數進行研究,希望下一屆的服務隊能有更好的收穫。


六、地方回饋—-線西鄉老人會

感謝台灣大學公共衛生服務隊來到線西鄉辦理健康講座,課程內容針對長輩的用藥安全、老人防跌都用行動劇來演出,使用的語言是長輩們熟悉的台語,演出內容簡單明瞭,長輩們看得津津有味!此外年輕人與長輩交流互動給長輩帶來好的印象及良好的互動。

感謝你們的到來,有機會歡迎再來線西老人會演出!

彰化縣線西鄉老人會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