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與檢討

A.用藥習慣與態度

以量性分析來看,民眾原本具備良好的用藥知識,因此未能明顯看出衛教介入成果。然而從質性分析中可看出,有些回答正確選項不一定是具備用藥知識,而是有其他因果關係的推拉或行為和知識的不一致。例如慢性病藥物忘記吃身體會不舒服,因此「忘記吃」和「補吃」的機會相對減少,有其他原因影響民眾的填答。受訪者對於用藥的「知識」和「態度」不一致也會影響量性分析的結果,像是知道囤積藥物並非正確行為,然而因為方便,會將通用性廣和方便保存的藥物留下。

B.老人憂鬱與生活調適

以量性分析結果來看,大部份民眾的情緒狀況正常沒有嚴重情緒困擾。BSRS-5中,「睡眠困難,譬如難以入睡、易睡或早醒」和「感覺緊張不安」兩項所得的分數最多。部份民眾有睡眠困擾,會去藥局或診所拿安眠藥,有民眾會服用「薄薄的助眠劑」,認為未達安眠藥的程度。緊張不安的感覺主要來自生活中意外的小插曲,像是參加比賽或被老師叫上台等。

C.安寧療護與預立醫囑

只有3成的人聽說過預立醫囑,此觀念在受訪的長者間仍未普及。對預力醫囑的敘述中,8成的敘述對預立醫囑和安寧療護表示正面的態度,其中又有近4成受重要他人影響。預立醫囑的觀念並未像出隊前想的那麼禁忌難以接觸,當提及時最糟糕的反應僅止於閉口不談,相較於其他主題,這應該是推廣上最有成效的一個項目。之後能試著在量性問卷中加入對預立醫囑和安寧療護態度的問題。

D.總結

安寧療護與預立醫囑有持續推廣的空間。居民一般的用藥知識,平常也有機會接觸相關的知識,可以試著針對當地打針和安眠藥的情形切入。「老人憂鬱與生活調適」沒有明顯的情緒困擾,和前年台西相比,線西的長者們顯得樂情活潑又好客,也可能是這次接觸的族群沒有嚴重的情緒問題,之後可以試著以老人會志工為媒介,接觸需要幫助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