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隊簡介

臺大公共衛生學系的暑期服務隊是臺灣公共衛生高等教育之重要特色。三十餘年來,公衛系的師生踏過了無數個臺灣城鄉,參與服務的公衛師生每年在同樣的炎夏烈日下,揮灑著服務的汗水。本著對大眾健康的關懷,參加服務者在地方社區逐戶訪視、取樣、然後統計與分析所得的資料;在學校及活動中心提倡個人的衛生教育。公衛人的能力因為如此實務的學習而提昇,公衛人的鄉土認同也因著努力而加深,公衛人對公共衛生問題本質的認識也更清楚。

公衛服務隊起源於民國六十五年,由陳故教授拱北及系上羅俊男老師主動與衛生署聯繫,合作成立「鄉村家庭計畫調查研究服務隊」;其成立的動機主要基於大部分公衛學系及研究所的同學都是來自都市,往往對於醫療水準較差、知識水準較低地區居民的生活不了解,因此決定以建教合作的方式組成服務隊,一方面協助政府宣導家庭計畫,同時也使參加服務之研究生和學系學生獲得實際工作經驗,進一步了解鄉村居民的種種。於是在民國六十五年二月六日至二月十五日前往雲林縣及屏東縣展開為期十天的工作,開創公衛系服務隊的先河。

與衛生署建教合作的關係持續了三年,共六個梯隊,其間工作計劃與地點皆由衛生署指定規畫,直到六十九年起(第七期)才由本系為單位,獨自籌組服務隊。如此一來,舉凡地點找尋、聯繫工作、經費的籌措、物品的募集、交通及食宿皆由同學來完成,讓同學能夠從頭學習公衛領域的基本知識,並培養研究調查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隨著社會的變遷與臺灣公衛的發展,服務隊的名稱也從「醫療服務隊」轉變成「工作服務隊」,強調田野調查與服務,雙向學習的重要性,積極推動健康促進的概念,而不再侷限於醫療資源的改善;其組成成員也由最初的以研究生、高年級為主,轉變大學部三年級學生擔任幹部、負責籌畫,一、二年級則為參與隊員,期許這樣的革新能讓公衛系同學更早接觸到調查與服務的本質。

社團和課程隨著時代的議題與需求不斷前進,但從創設至今,我們仍秉持當時的精神和目標:本著發揚公共衛生對人類社會服務貢獻之精神。培養隊員應用課堂所學之知識,回饋社會、服務社區,了解各地公衛工作實際的推展情形,串連理論與實際的差異。並且培養隊員規劃組織、溝通協調、應用專業知識、整合資源之能力。